在足球赛场上,激烈的九游娱乐对抗本是常态,但若演变成暴力冲突,则彻底背离了体育精神,5月18日下午,2024赛季中甲联赛第10轮南通支云主场对阵重庆铜梁龙的比赛中,爆发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规模冲突,比赛尾声阶段,双方球员因一次争议判罚发生口角,随后演变为肢体冲突,甚至场边工作人员情绪失控,抄起板凳砸向人群,场面一度失控,这一罕见的暴力事件迅速引发舆论热议,网友直呼“活久见”,而中国足协也火速介入调查,涉事人员恐面临严厉处罚。
冲突导火索:争议判罚点燃火药桶
比赛进行至第87分钟,南通支云1-0领先重庆铜梁龙,重庆队一次快速反击中,前锋带球突入禁区,与南通后卫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当值主裁判未予判罚点球,反而示意比赛继续,这一判罚彻底激怒了重庆队教练组和球员,场边替补席多名队员冲入场内抗议,主裁判随即向重庆队助教出示红牌。
冲突并未因此平息,重庆队一名球员情绪激动,推搡了南通队球员,双方迅速围拢对峙,南通队外援若昂与重庆队后卫张翔在争执中互相推挤,随后演变为多人混战,现场视频显示,至少有十余名球员卷入冲突,甚至有人挥拳相向,裁判组和安保人员试图拉架,但场面已难以控制。
暴力升级:工作人员抄板凳砸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混乱中,一名身着南通支云工作服的人员突然从替补席抄起一张金属折叠凳,冲向人群并抡起板凳砸向重庆队球员,这一举动彻底激化了矛盾,重庆队多名球员试图反击,现场安保人员不得不强行将双方分开。
该工作人员的行为被现场镜头完整记录,视频在网络疯传后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纷纷谴责这一暴力行径:“这是踢球还是打架?”“俱乐部必须严惩涉事人员!”也有球迷质疑赛场管理漏洞:“工作人员为何能轻易拿到板凳?安保形同虚设!”
比赛腰斩 足协紧急介入
由于冲突持续近5分钟仍未平息,主裁判最终宣布比赛提前终止,此时距离常规时间结束仅剩3分钟,南通支云1-0的比分被维持,但这场比赛的焦点早已不在结果,而是中甲赛场罕见的暴力事件。
赛后,中国足协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称已启动调查程序,将依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严肃处理涉事俱乐部及个人,根据以往案例,涉事球员可能面临停赛多场的处罚,而挥板凳的工作人员甚至可能被终身禁止进入职业足球赛场。
俱乐部回应:南通致歉 重庆呼吁严惩
南通支云俱乐部在当晚发布紧急声明,向球迷和联赛致歉,并表示已对涉事工作人员停职调查,承诺配合足协处理,重庆铜梁龙则发文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要求足协公正裁决,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中甲本赛季首次出现严重冲突,4月底的石家庄功夫vs广西平果哈嘹比赛中,也曾因裁判争议引发两队大规模推搡,频繁的赛场暴力事件暴露出联赛在裁判水平、纪律管理和应急机制上的不足。
舆论热议:足球暴力何时休?
事件发酵后,体育评论员马德兴发文批评:“职业联赛的底线是规则和尊重,若球员、工作人员连情绪都控制不住,谈何职业化?”《足球报》则指出,中甲联赛近年来关注度低迷,但以负面新闻“出圈”绝非长久之计。
球迷的愤怒更直接:“低级联赛难道就成了法外之地?”“足协光罚款没用,必须让施暴者付出代价!”也有理性声音呼吁完善制度:“建议引入‘视频回放’辅助判罚,减少争议;同时加强赛场安保,严禁危险物品进入替补席。”
国际足坛警示:暴力代价惨痛
国际足坛历史上,因暴力事件导致的惨痛教训不胜枚举,2016年法国杯决赛,马赛球迷冲入场内殴打里昂球员,最终导致马赛被扣分并空场比赛;2022年巴西联赛,科林蒂安工作人员向对手球迷投掷石块,俱乐部遭重罚百万美元。
反观中超联赛,近年来虽偶有冲突,但鲜少出现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暴力的情况,此次事件无疑给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蒙上阴影。
足球的本质是竞技与激情,而非暴力和失控,南通与重庆一战的闹剧,不仅损害了俱乐部形象,更让本已步履维艰的中甲联赛再遭打击,当板凳成为“武器”,当争执取代技战术讨论,这样的比赛还有何意义?足协的处罚只是第一步,如何重建赛场秩序、重塑职业精神,才是中国足球必须面对的课题。
(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