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结束的CBA季后赛关键战役中,青岛国信水产男篮以微弱差距惜败于浙江稠州金租,总比分1:2遗憾止步八强,整场比赛双方拼抢激烈,比分交替上升,但青岛队的内线核心、年仅19岁的刘瀚森在第三节末段领到个人第四次犯规,被迫长时间下场休息,成为比赛重要转折点,赛后,青岛队主教练刘维伟在新闻发布会上神色凝重,但他并未将失利归咎于任何一名球员,反而将责任主动揽到自己身上,并对受到犯规困扰的弟子刘瀚森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保护。
“年轻球员第一次打这种一场定生死的季后赛,思想上、技术上肯定有包袱,这非常正常,你九游娱乐不能指望一个第一年打职业联赛的孩子瞬间就变成经验丰富的老将,处理球完美无缺,犯规问题是比赛的一部分,不能怪他。”刘维伟面对话筒,语气平和却坚定地说道,这番话既是对爱徒的袒护,也是对舆论可能出现的批评声音的先发回应。
纵观整场比赛,刘瀚森的犯规问题确实是青岛队战术体系运转受阻的关键,本赛季,这位年轻中锋以其出色的篮下技术、广阔的传球视野和与年龄不符的篮球智商,迅速成为青岛队的攻防轴心和联盟中最令人瞩目的新星,他的存在,使得青岛队的进攻有了高低位配合的支点,防守端则构建起最后的屏障,在强度陡增、每一回合都肌肉碰撞火花四溅的季后赛中,经验上的差距被无情放大。
首节比赛,刘瀚森就显得有些紧,两次在试图封盖对手冲击篮筐时被吹罚了防守犯规,这为他本场的犯规危机埋下了伏笔,尽管他随后调整心态,利用一次漂亮的背身单打和助攻帮助球队紧咬比分,但犯规次数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限制了他的防守侵略性,比赛的真正转折点发生在第三节还剩4分30秒时,刘瀚森在一次篮板卡位中被吹罚了个人第四次犯规,刘维伟教练毫不犹豫地立刻将其换下,以保护他避免更早陷入犯规麻烦。
就在刘瀚森下场的这八分多钟里,场上局势风云突变,浙江队敏锐地抓住了青岛内线防守硬度下降的真空期,由他们的核心中锋余嘉豪带领,不断冲击篮筐,打出一波决定性的18:5的进攻高潮,一举将分差拉开到两位数,青岛队的进攻也因为缺少了内线枢纽而变得滞涩,更多地依赖外线的个人单打,效率显著下滑,尽管末节刘瀚森重新登场后率队奋力追分,一度将分差缩小到仅剩3分,但最终仍功亏一篑。
赛后,所有媒体的焦点都对准了刘瀚森的犯规问题和那次关键的换人,刘维伟教练展现了一名优秀教练员保护球员的担当。“(换下他)那是肯定的,必须保护他,才19岁,第四个犯规了,那个时候要是再犯一次,整个第四节就没法打了,我们需要他在最后时刻留在场上。”刘维伟解释道,“这个学费我们必须交,年轻球员的成长就是这样,你不可能绕过这些挫折直接成功,季后赛的吹罚尺度、对手的针对性策略,这些都是他在未来需要学习和适应的。”
刘维伟进一步阐述了年轻球员的心态问题:“常规赛和季后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比赛,常规赛82场,你可以调整,可以犯错,但季后赛,尤其像今天这种win or go home的比赛,每一秒的压力都是顶格的,小刘(瀚森)很努力,他想为球队做更多,但有时候越想做好,动作可能越变形,心理负担越重,这种‘包袱’,是每一个巨星成长道路上都必须卸下的,今天他的经历,比他打十场常规赛收获都要大。”
刘维伟教练自己也正是从年轻教练一步步走来,深知培养青年才俊需要的是耐心和容错空间,他执教浙江队时期,就大胆启用了刘泽一、王奕博等一批年轻球员,如今他们都已成为联盟中的中流砥柱,如今在青岛,他同样将刘瀚森、段昂君等年轻人置于聚光灯下,给予他们无限的信任和开火权,这种培养模式,短期内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在关键战役中付出代价,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对球员和球队未来发展最有利的选择。
本场比赛的失利,固然让所有支持青岛队的球迷感到惋惜,但过程远比结果更有价值,它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刘瀚森和这支青年军的优势与短板,他们的天赋、拼劲和战术执行力已经达到了季后赛级别,但在经验、细节处理和应对极端困难局面的心理韧性上,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对于刘瀚森个人而言,这次充满挫折的季后赛初体验,是一次宝贵的淬火,他需要学会如何在高压下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如何更聪明地阅读裁判的吹罚尺度,如何在避免犯规的同时继续保持防守威慑力,这些课题,是未来他从一名潜力新星迈向联盟顶级内线的必经之路。
青岛队的赛季已经结束,但刘瀚森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正如刘维伟教练所言,不能怪他,而是要和他一起总结、提高,这个夏天的训练馆,将会记录下他为此付出的汗水,下个赛季,一个更强大、更成熟、更善于应对困境的刘瀚森,值得所有人期待,而中国篮球,正需要这样在挫折中不断前行的年轻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