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简称“中青赛”)青岛赛区男子初中年龄段U13、U15组别的比赛在青岛天泰体育场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的重要一环,本届比赛吸引了九游娱乐来自青岛及周边地区的32支队伍、超过500名年轻球员参与角逐,在为期两周的赛程中,这些小将们将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展现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
赛事规模升级 青训成果集中检验
与往届相比,2025年中青赛青岛赛区的参赛队伍数量和赛事组织水平均有显著提升,U13组别共有16支球队,分为4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U15组别同样16支球队,采用“小组赛+淘汰赛”的赛制,赛事组委会负责人李明表示:“青岛赛区一直是中青赛的重要赛区之一,今年我们特别增设了青训教练员培训环节,希望通过比赛带动基层教练水平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还吸引了多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参与,例如青岛育才中学、城阳实验初中等传统强队均派出精锐阵容,鲁能足校青岛分校、黄海青训等职业俱乐部梯队也加入竞争,使得赛事竞技水平大幅提高。
揭幕战亮点纷呈 小将展现技术流风格
在U15组别的揭幕战中,青岛育才中学以3:1战胜城阳实验初中,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对决,育才中学的10号球员王睿在比赛中梅开二度,其细腻的盘带和精准的射门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赛后,这位14岁的小将表示:“我们准备了半年多,今天全队配合很流畅,希望能一路打进全国总决赛。”
U13组别的比赛同样精彩,在首日比赛中,鲁能足校青岛分校U13队以4:0大胜即墨区少年队,其中7号球员李浩宇上演“帽子戏法”,教练张强评价道:“孩子们执行了赛前部署的传控战术,但防守端还需要加强。”
专业保障护航 赛事融入科技元素
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组委会引入了多项科技手段,每场比赛均配备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回放关键判罚,并首次在青少年赛事中试用AI跑动热力图分析技术,赛事还联合青岛大学运动医学团队,为球员提供实时体能监测和伤病防护服务。
场外,组委会设置了“足球文化嘉年华”活动,通过趣味游戏、球星互动等形式吸引市民观赛,青岛市体育局局长刘伟在开幕式上强调:“我们希望通过赛事带动更多孩子爱上足球,同时为职业梯队选拔人才。”
青训教练:比赛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多位青训教练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青赛的意义远超胜负,黄海青训U15主帅赵岩表示:“现在孩子们缺的不是技术,而是高质量比赛经验,这种全国性赛事能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鲁能足校教练组则提到,已有多名参赛球员进入国少队选拔视野。
家长群体也对赛事给予高度支持,观众席上,一位父亲全程记录儿子的比赛画面:“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坚持。”
未来展望:打通职业化通道
随着比赛的深入,青岛赛区将陆续决出U13、U15组别的冠亚军,优胜队伍将代表青岛参加全国总决赛,中国足协青训部负责人透露,未来中青赛将进一步与职业联赛梯队选拔挂钩,表现优异的球员可直通U17职业联赛试训。
夕阳下的天泰体育场,又一场U15小组赛以2:2的平局收场,双方球员列队向观众致谢,汗水浸透的球衣映衬着稚嫩却坚定的脸庞,这片绿茵场上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传球,都在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播种希望。
发表评论